國資集團創新全員績效考核機制促發展
來源: 瀏覽: 日期:2021-6-18 16:37:43 附件:點擊下載
今年以來,國資集團對照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圍繞全員績效考核機制建設精準發力、創新施策,出臺了《全員績效考核制度》,有力保證和推動了年度各項經營目標順利實現,上半年實現利潤同比增加2300多萬元。
一、創新全員績效考核維度。在集團領導層面,組織對2018年出臺的《副職負責人業績考核辦法》進行全面修訂,重新構建起公司業績指標、分管工作指標、單項工作指標、招商引資指標(加分項)和限制性指標(扣分項)5大考核維度;在中層干部層面,分別將其所在部室績效考核得分、個人全員民主評議得分和態度績效考核得分3大考核維度的權重設置為70%、20%和10%;在普通員工層面,將對普通員工的考核權全面下放給員工所在部室,同時將原有4個考核維度精簡為3個,其中共性指標(工作紀律等6項)占比為10%,個性指標(KPI)占比為50%,評議指標(具體分為3個維度)占比為40%。通過系列改革創新,使各被考核層級的考核維度更加精準、科學、合理,考核效率大幅提高。
二、創新部室績效考核方式。對職能部室的績效考核是全員績效考核的“牛鼻子”,其與每個層級的考核都緊密相關,必須緊緊抓住、抓好。為此,徹底打破以往基本由各被考核部室為主擬定本部室年度績效考核方案的傳統做法,改由集團人力資源部主導,綜合依據集團年度工作要點、各部室工作職責及各部室提報的績效考核指標等,為各部室逐一周密設計、量身定做年度績效考核方案,并經黨委會、董事會研究通過后印發實施。在具體考核方案擬定中,合二為一整合了原有兩大考核維度(績效考核、民主評議),細化、調整了共性指標、個性指標(KPI)、激勵指標和評議指標4大考核指標體系及其權重,增設和突出了安全生產、服務企業、決議落實等共性指標,以及創新爭優、招商引資、增效解困等激勵指標,并將部室全員績效工資的50%與市國資委對公司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相掛鉤,有效激發和調動了各部室的工作能動性。
三、創新出資企業考核機制。一是于4月份制定出臺了全文共5萬余字的《出資企業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形成了全面涵蓋黨務管理、人事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內部審計管理、資產與產權管理、投資管理和法務管理等27章內容的“一本通”式的出資企業管理大綱,并將辦法各項規定貫徹落實情況納入出資企業考核;二是根據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要求,重新修訂出臺《出資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組織與集團所屬8家全資、控股企業主要負責人簽訂任期及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并督導其按規定與經理層副職人員簽訂任期及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嚴格實施經營業績考核;三是在集團企管部增設了外派人員崗,通過外派人員大力加強對集團所屬重要參股企業的管控,并制定出臺了《外派人員管理制度》,規范對外派到各參股企業擔任董、監、高人員的考核辦法及程序;四是將出資企業全員績效考核工作組織開展情況作為三項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環節,納入出資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嚴格考核獎懲。
下步,國資集團將以全員績效考核機制建設為有力抓手,繼續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努力實現全員績效考核機制與薪酬分配機制的無縫銜接,保障集團穩健、持續發展。
下一篇:國資集團積極推進“三項制度改革”